Monday, April 24, 2006

《断魂枪》老舍创作的武侠小说


《断魂枪》老舍创作的武侠小说
孟东

  1930年初,老舍在结束了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教职后,乘船返国。想先在家乡北京寻找一个职位,但因没有过硬的毕业文凭而没能如意,并就此产生了做职业写家的念头。与朋友们一说,朋友们纷纷解劝,你刚刚挣得的名气,还无法保证你可以靠稿酬生活,弄不好可能坏了你的创作之路。到了7月,老舍接受了济南齐鲁大学的聘书,任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兼文学院文学教授,算是有了一份相当不错的职业。从此,老舍在济南度过了四载时光,直到1934年秋天离开。

  可是,在老舍刚踏入齐大校门的时候,曾遭到一些国学派老先生们的白眼和非议。首先遭诟病的是老舍的文凭,老舍只是师范毕业,在英国也只是教外国人学中文,怎么有资格当教授?再有,他不过是写些白话小说,并不研究国学,怎么能在国学研究所任职?就是由老舍主编的《齐大月刊》,也不见容于一班反对者,未出满两卷即改版为《齐大学刊》,老舍也由主编降职为普通编委。公平而言,老舍的专长并不在国学,而在新文学和文艺理论。当年,他在国学研究所曾申报过“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研究”的课题,因迟迟未能完成,也成为老先生们诘难的口实。不过,他主编的教材《文学概论讲义》和主讲的新文学课程都得到了校方和学生的好评。

  对于别人的批评,老舍不去反驳,若如此正好露出自己的破绽。还是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多下些功夫,捣腾出些响动来。在那一段时间里,老舍完成了《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等长篇小说,以及收在《赶集》里的十几个短篇小说,其中就有短篇武侠小说《断魂枪》。

  在这里,之所以单独提出《断魂枪》,是因为这篇小说在老舍文学作品中,是一个很特殊的东西。它本是老舍计划的长篇武侠“二拳师”的一块。可一方面迫于养家糊口的压力,老舍不得不快速出炉;另一方面,老舍不能接受一边写一边连载的方式,他捧给人家的都是成品,只好把为长篇准备的材料,选出主旨更集中的部分,写成短篇救急。到后来,“二拳师”居然再没成篇。和《断魂枪》一样,《月牙儿》、《阳光》、《新时代的旧悲剧》等都均源自长篇材料。其中名篇《月牙儿》还是长篇《大明湖》交《小说月报》未出而遭“一·二八”战火焚毁之后,老舍重新写的短篇。

  《断魂枪》的写作,与老舍的一段经历以及老舍的爱好不无关系。老舍出身寒苦,22岁时,得了一场大病,差点丢了性命。闯过这个关口之后,老舍开始注意锻炼身体。早晨起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拳,有时还练练剑术。即使遇上雨雪,也从不间断,就在屋子里练练小拳。有朋友回忆,老舍当年在伦敦讲学时,每天早上都要练拳。在齐鲁大学工作期间的1933年,老舍曾结交了一位著名拳师,不仅了解这位拳师的经历,而且认真跟从学习,并为此购置了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所谓十八般兵器,摆在家里一进门很醒目的地方,就如一位真行家一般。老舍时不时在孩子们面前搬演兵器,像极威风凛凛的武士。不过,老舍坚持下来的还是打拳。主要是打拳不需多大的地方,自己活动开了就成。在抗战时期的重庆,甚至去美国讲学老舍都练拳不辍。1949年,老舍在美国打拳时,一招不慎,导致坐骨神经受伤。美国人不知按摩、推拿,只有开刀一途,却没有治好而落下残疾,老舍开始拄杖而行。

  可以说打拳的爱好,成就了老舍这篇相当独特的《断魂枪》。

  《断魂枪》里的镖师沙子龙眼见着火车、快枪夺走了他的生意,不得已将镖局改成了客栈。他的绝活“五虎断魂枪”虽然没了用武之地,但一些尚武之人还是慕名而来想拜师学艺,他却借口已经放肉了——练家的行话,放弃功夫不练了——一概回绝。毕竟“神枪沙子龙”的威名难以忘怀,因此,沙子龙常在夜间,关好后院门,温习温习“五虎断魂枪”的枪法。

  一日,沙子龙的大徒弟王三胜在土地庙的场子上,被河间的孙老者打败了。王三胜丢不下面子,随向人家吹嘘起师傅的厉害,那孙老者以胜利者的姿态找到沙子龙门上,想见识见识“五虎断魂枪”的威风。王三胜更是乐得此举能激起师傅的雄心,就此学到独门功夫。哪想到,沙子龙不以为怪,反叫徒弟到一家饭庄订了酒席,要请孙老者吃饭。

  孙老者见这阵势,忙抱了抱拳:我不和你比武,只求你教给我那趟枪!

  沙子龙也回礼抱拳:说真的吧,那条枪和那套枪法都跟我入棺材,一齐入棺材!

  “不传?”

  “不传!”

  孙老者听后,即告辞而去。

  夜静人稀之时,沙子龙一气把六十四枪全部刺下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至此,《断魂枪》戛然而止,这“不传”二字留给读者去回味。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