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爱的生活象一部长篇小说
刘博士幸福吗?——心理学关于幸福感的研究之三
[ 2006-6-21 10:57:44 | By: 迟毓凯 ]
刚刚写完第一篇心理学关于幸福的研究,就有汪老师在下面评论说,“如果让我们许多老师景仰的刘博士的幸福指数不比我们这些普通教师要高的话,我们还努力有什么意义呢”,是啊,象刘博士这样的知识分子,书读得多,事业有成,自己的博客这么多教师、同事来捧场,确实应该幸福感很高,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在研究生时的一次论文答辩:答辩人是我上届的一个硕士,他的论文研究的正是人的幸福感。在他洋洋洒洒的论文里,其中的一个结论是“人们的知识水平与他(她)的幸福感成负相关”,通俗一点说,幸福感随着一个人文化水平的提高而减少,他用调查数据验证了“能者劳而智者忧”的古老智慧。看到这个结果时,以答辩主席为主的几个评议教授们便议论开了,“这个结果说明我们几个都不幸福吗?哈哈”,他们快乐地议论着自己的不快乐,最后一致决定我们那位德高望重的答辩主席应该是最不幸福的人。当年的这篇研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论文答辩。
在前两天关于心理学对幸福感研究的介绍中,一篇是采用的方法是电话调查,一篇使用的手段是实验室实验,今天介绍一个,采用的方法是文本分析。
和刚刚提出来的那篇研究一样,这也是一篇关于中国人幸福感的研究,他的研究者是我的一个有着天才头脑的师兄H君。在H君的博士论文的一个研究中,他要求参加研究的被试每个人写一个数百字的小故事,故事真实与否无所谓,但要以“……他(她)感觉到幸福极了”这句话为结尾。其目的是想看看什么样的事件能让我们的参与者们“感觉到幸福极了”,这种方法其实也属于我们前面介绍过的投射法,参与者编写的故事其实也就反映出了他(她)心目中的幸福的定义。
研究者对这些“幸福故事”进行了文本分析,其中的一个结果是,虽然大家所写幸福故事内容不尽相同,但幸福的模式却是相似的。在这些故事中,人们在“感觉到幸福极了”之前,往往是一个忍受苦难的历程,即在人们的陈述中,往往是首先是一段不顺心或者挫折的经历,然后是采用某种方式又克服了这些困难,最后才感觉“幸福极了”。比如,在有的大学生的描述中,他首先是英语成绩不合格(挫折),然后刻苦攻读外语,进而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六级考试(克服困难),最后,“他感觉到幸福极了”。虽然在人们的故事中,有的人写的学习,有的人写的工作,有的人写的爱情,但最终让人们感受到幸福的有同样一个模式,即“苦难→努力克服→感受幸福”,换句话说,人们的幸福感的产生,是以不回避痛苦为前提的。而幸福之前的苦难程度,是与克服困难之后的幸福感成正比的。
这让我们想到中国人所说的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中国人的这四种喜悦,正是在历经磨难之后的心理感受。梅雨季节的广州,人们对雨的感情不会很积极,只有干旱许久的西北,才会有“春雨贵如油”的欢欣;在走廊里看到邻居,你不会欣喜若狂,而远在异国他乡时,你看到一个中国人都高兴;经过漫长心理煎熬与等待,才会有“春宵一刻值千金”感触;十年寒窗苦读后,才能更深体会金榜题名的愉悦。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幸福感为什么越来越少呢?我们太懒了,太不喜欢吃苦了,我们只想享受幸福,而不希望历经苦难。我们忘记了,历经磨难其实和幸福感是如影随形的双胞胎。所以,现在的读书人,感受不到金榜题名的欢欣,因为现在交钱就可以上大学了。现在的年轻人,不再感受婚礼当天的喜悦,因为他们等不及,本来要到婚礼当天做的事情很早以前就做过了。
希望工程的那个小女孩,有一双著名的求知渴望的大眼睛,然而,这种眼神我们在城里的学生中很难看到,因为我们的学生,再也不用高玉宝一般经历半夜鸡叫的痛苦,然后高呼一声“我要读书”了。在生活中,我们时常所看到的,是那在知识爆炸时代对学习充满恐惧的厌恶眼神,我们时常所感受到的,是一些只知享受,不知珍惜,更不懂得磨难价值的生命个体……
写到这里跑题太远了,回应一下标题里的问题,刘良华博士幸福吗?我并不知道,因为这不取决于他今天所取得的成就,而取决于他在取得今天之成就之前,他所经历的那些磨练的多少和所克服的困难的大小。毕竟,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刘博士幸福不幸福,还是需要他自己来回答的。
(本篇博客首发在刘良华博士的教育叙事博客上,所以有此标题)
______
看到这篇的时候,自己也兴起了写文中提到的习作的欲望。真是意淫无罪,yy有理啊。
题目故意不对文,是今天偶感。
文中提到的刘良华的教育叙事博客连接在这里:
刘良华的教育叙事博客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